推行数字化审图后,有效解决了建设单位送审图纸距离远、送审时间长的问题,比传统方式节省了30%的审查时间,也减少了大量纸质文件的传递、邮寄、存储等环节,方便了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。相对于传统审图方式,数字化审图进一步规范了审查行为,审查进度的每一个流程、每一个环节更加公开透明,施工图审查机构的社会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。此外,通过数字化审图网络信息平台,建设单位、勘察单位、设计单位、审查机构和监管部门之间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、资源数据的共享,强化了管理、提高了审图效率、提升了服务水平。
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,维护建筑市场秩序,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》、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》等法律、法规规定,1999年12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制度。2018年6月,北京市建委根据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改革的意见》将施工许可办理路径进行了重新的梳理,简化了相关流程。
施工图审查主要内容:
(一)建筑物的稳定性、性审查,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、可靠;
(二)是否符合消防、节能、环保、抗震、卫生、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、规范;
(三)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;
(四)是否损害公众利益。
施工图审查提供资料:
建设单位将施工图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时,应同时提供下列资料:
(一)全套施工图。
(二)批准的立项文件或初步设计批准文件;
(三)主要的初步设计文件;
(四)工程勘察成果报告;
(五)结构计算书及计算软件名称。